清华同衡第十二党支部开展探讨以文旅赋能模式实现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调研课题,在探讨文旅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的基础上,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省光山县作为研究地,通过对项目地发展概况、优势特色、存在问题进行基础分析,重点研究如何用文旅赋能的模式促进区域乡村振兴。从实践中总结方法论和具体规划路径,助力革命老区实现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和村庄的致富增收,推动研究实践落地见效,形成示范推广效应,实现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高度融合,形成高质量党建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01研究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农村改革新的战略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带来的深刻变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成为我国农村改革新的战略方针。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提出系列支持举措。
探究文旅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文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文旅产业的强大消费力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国内旅游提升计划(2023-2025年)》明确提出要“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立足乡村振兴和文旅行业发展的政策研究,探究文旅对乡村振兴的赋能模式具有重大意义。
调研课题促进党支部“一融双高”工作开展
本次调研选取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省光山县为研究地,当地正在以文旅产业作为重要的行动抓手赋能乡村振兴,带动村庄实现共同富裕。通过深入研究探讨如何用文旅赋能的模式促进区域乡村振兴,是推动党建工作与规划设计院事业发展深度融合的研究课题,也是促进党支部“一融双高”工作开展的典型实践。
02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研读乡村振兴的发展背景、政策文件、法规条例、规划纲领等
现场调研:实地现场踏勘和调研乡村振兴典型地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访谈座谈:与乡村基层党支部针对乡村振兴问题和对策开展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
方案研究:结合调研方案对研究项目地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等提供指导
03研究过程
开展深度的政策研究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关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 2022 年)》等国家重大政策文件的指示精神,梳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主要内涵、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
开展实地的调研访谈工作
以大别山革命老区的河南省光山县为研究地,组织党支部骨干力量深入东岳村、花山寨村、晏岗村、万河村、南王岗村、猪山圈村等开展调研工作。走访司马光油茶园、花山寨长征文化公园、南王岗高标准农田、龙山湖湿地公园等重大产业项目,与村党委就村庄优势、特色、问题和发展方向等展开深入交流。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胆去做”的指示精神,将文旅作为重要行动抓手赋能乡村振兴。
调研组与光山县晏岗村党支部开展座谈交流
党支部深度研讨和成果编制
在党支部内部开展光山县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专题研讨工作,支部成员畅所欲言,为光山乡村振兴工作建言献策。课题组在充分听取支部头脑风暴基础上,与光山县委领导班子、重点村庄党支部开展多次沟通,确定思路和方向。明确建立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研究层次,系统化梳理了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成果在党支部内部进行分享,进一步发挥党建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04研究成果
基于对光山县乡村振兴工作的系统梳理发现,光山县将新时代红色教育示范基地和高品质农文旅融合示范区作为总体目标,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落实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工作。宏观层面,从五大振兴视角系统谋划发展路径;中观层面,将重大文旅赋能型项目作为抓手;微观层面,着眼落地实施,开展重要片区和节点的微改精提。此模式将为文旅赋能型村庄的振兴和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具有普适和广泛的指导意义。
(1)宏观层面:提炼五大振兴模式
探索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光山模式,围绕五大振兴,构建“以产业振兴为灵魂,文化振兴和人才振兴为支撑、组织振兴和生态振兴为保障”的乡村振兴之路,明确“产业融拓”“文化赋能”“文产特派”“党建引领”“和谐豫乡”五大路径。
产业融拓:以优势农业为基础,以文旅产业为带动,推动光山产业振兴。依托光山县良好的农业条件,构建了“1+2+6”的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产业链体系。
文化赋能:深入挖掘和展示光山县优秀传统文化,确立以“红色文化”筑魂,以“乡情民俗”添彩的思路,优化光山县乡村文化生态。弘扬大别山革命老区精神。
文产特派:通过系统梳理、资源导入、社区营造和人才招募等方式,培养乡村经济的运营官、乡村文化与产业振兴的带头人。
党建引领:坚持各级党组织核心领导,基层组织协商协调,共建具有行动力和战斗力的组织堡垒。
和谐豫乡: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生态铺底、邻里增色、设施建基,健全绿色低碳的经济体系,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
(2)中观层面:策划文旅赋能项目
策划乡村振兴的重大文旅类项目,从资源导入、空间落位和业态引入等方面赋能提质。
以“兴光之路”为载体,打造光山县新名片。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走过的县道018为核心,将其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示范带、红色研学实景课堂、全民慢游休闲绿道。党支部课题组提炼和融合了星形和油茶果特色要素,设计了“兴光之路”的主题LOGO标识,推动光山县的景观提升和品牌传播。
“兴光之路” 主题形象LOGO设计
围绕“九个一”工程,打造五大振兴新场景。
强化光山的生态、文化、产业等特色,以项目为引领助推振兴发展,“九个一”工程主要包括:做好一壶油、种好一亩茶、养好一塘鸭、用好一根线、扛好一面旗、唱好一台戏、引好一群人、绘好一幅画、营好一幕景。
光山县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九个一”工程
(3)微观层面:明确微改精提举措
乡村型项目着眼落地实施,以绣花功夫推动乡村建设。光山县重点从景观风貌、建筑风貌、道路节点、乡村设施等方面开展改造提升工作。
在景观风貌方面:针对村口、宅前屋后、水塘等特色空间,提出景观优化的实施指引导则和图示引导。
在建筑风貌方面:汲取豫南山水格局与民居建筑精髓,提炼豫南传统民居建筑符号三字经,进行建筑改造指引。
在道路景观方面:打造了统一美观的形象标识,开展了道路驿站、休憩点和小品家具设计。
在现状设施方面:明确设施配套重点和方向,提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建议,缔造美好乡村生活。
光山县文旅赋能乡村振兴微改精提策略
05指导意义
理论意义
现阶段针对乡村振兴的研究多是从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分析,缺少文旅视角的研究,导致已有理论和实证研究存在不足,尚未形成完整的乡村振兴体系。本课题研究提出了从宏观到中观到微观的乡村振兴技术路线和指引路径,进一步丰富乡村振兴发展的相关理论基础,完善了乡村振兴规划相关理论体系。
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提出文旅赋能型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和思路,有助于指导乡村振兴未来发展。为旅游规划、乡村规划、乡村遗产保护和活化等业务板块在乡村振兴领域的探索提供经验指引,也为同类项目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可参考借鉴。本研究进一步推动了同衡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规划事业的深度融合,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探索赋能业态发展,实现“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发展。
主要成员
调研课题负责人
杨明
第十二党支部参与人员
王晨雨、王克敏、杨丽端、刘蓓
清华同衡党总支积极组织、指导党支部申报清华大学2023年基层党建质量提升“攀峰工程”特色项目,共有13个项目成功立项。各党支部精心筹划、深入落实特色活动和调研课题,形成了丰富、扎实的项目成果,清华同衡党总支将以“学思践悟 同攀高峰”主题系列文章纪实各支部“攀峰工程”项目成果。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