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近日,由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广州盛大启幕。广州,这座三度牵手全运的岭南名城以 “精致城区” 姿态迎接八方来客。作为赛事核心景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清华同衡光环境规划设计研究所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倾力打造的广州塔滨水大台阶、黄埔涌步行桥,以及琶洲西区滨江立体公园照明项目,正以璀璨之姿在珠江畔点亮,邀市民与游客共赴一场水光交织的浪漫时光,岭南风韵与体育激情在夜色中交融共生,为这场大湾区盛会注入独特的光影魅力。
2025-11-20 10:40
2025年9月21日,以“应变·焕新”为主题的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开幕,23日上午“创新生态·动能升级”主题论坛成功举办。清华同衡总体五所副所长谢宇以《枢纽蓝图:从“物理枢纽”到“价值枢纽”》为题做报告。她强调,我国枢纽城市的建设,已从“物理联通”的1.0时代,历经“功能聚合”的2.0时代,正迈向“价值赋能”的3.0时代。
2025-11-18 09:53
2025年9月21日,以“应变·焕新”为主题的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开幕,22日下午“世界遗产·四十载同行”主题论坛成功举办。联合国官员,世界遗产领域国际权威专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文化部门负责人景峰以《保护世界遗产,传承人类文明》为题做主旨报告,围绕三个方面展开交流。
2025-11-18 09:52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保护与发展过程中,面临孤立保护与单一开发的矛盾。近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清华同衡文保分院张谨院长的文章,阐述了如何通过社区的深度参与来解决这一关键问题,使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建者,从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双向赋能。文章以良渚古城遗址为典型案例,展示了该遗址如何通过“生态公园+活力环境”的发展模式,体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
2025-11-13 18:12
近日,以“应变·焕新”为主题的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开幕,在“城市体系·区域新格局”主题论坛上,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卢庆强作了主题报告,提出现代化人民城市与现代化城市体系,是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的一体两面。并针对当下流动障碍、规模经济依赖、考核主体导向等现实堵点,提出“十五五”在法治化引领与保障、空间治理单元、跨部门协同机制、地方主体作用、文化基因赋能和依次推进路径等方面的若干重点。
2025-11-13 18:09
2025年9月21日,以“应变·焕新”为主题的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开幕,23日上午“创新生态·动能升级”主题论坛成功举办。清华同衡城市设计所所长毛羽以《城市更新:激发城市创新活力的新引擎》为题做报告。她强调,城市更新不仅关乎宜居与文化传承,更是提升城市创新要素配置效率、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未来需将其深度融入创新发展的战略之中。
2025-11-13 18:07
当我国城镇化进程从“高速”换挡至“提质”,当“基建狂魔”的光环让位于“匠心治理”的考题,一个根本性问题浮现:面对已然来临的“城市提质时代”,我们如何将顶层设计的“韧性蓝图”,转化为老百姓可感知的安全与幸福?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突破67%并迈向高位稳态,城市治理者究竟该如何破题?为此,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
2025-11-07 14:16
11月2日晚,清华同衡规划师张喆登上央视新闻频道《共同关注·光阴的故事》,讲述了作为东城区责任规划师的工作实践。自2017年以来,张喆所在的清华同衡团队持续深度参与北京老城尤其是钟鼓楼地区的老城整体保护更新工作,提供全程陪伴式服务,作为规划要求和百姓需求之间的桥梁,把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味道,巧妙地写进现代城市生活。
2025-11-05 14:25
近日举办的“工业建筑的传承与文化的碰撞”的设计对话之夜活动上,欧洲建筑师们围绕工业建筑再利用议题展开探讨,关注如何既延续历史空间又为当代城市注入新活力。城市更新不再是空间改造本身,而是文化复兴与社会结构重组的综合实践。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张杰教授团队的研究与实践正是这一更新路径转变的代表,他也被认为是这种平衡发展的首倡者之一。长期以来,由张杰教授领衔、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重点参与的城市更新工作覆盖中国多地域场景,构建起文化连续性与绿色可持续相融合的关联更新方法体系。本文精选张杰教授团队的城市更
2025-11-03 09:19
岳阳洞庭南路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承载城市记忆的重要空间,于2025年借助湖南第四届旅发大会的契机,通过对红船厂巷、韩家湾路、洞庭南路三条街巷的提质改造,探索在传播学视域下兼顾历史保护、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更新路径。文章基于现状研究与实施效果,分析岳阳历史文化街区在新语境下的更新策略,探讨传播学与城市更新在风貌修复、业态优化、空间活化及社区参与等方面的交互作用,揭示其对城市更新带来的新影响,以期为同类历史街区的改造提供有益借鉴。
2025-11-03 09:17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