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2024年12月7日,“智慧规划治理赋能新质生产力”年度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召开。在特邀主题报告环节,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行业科技领军人才、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郑筱津分享了题为《数据驱动的人居空间治理维度与场景创新》主旨报告,从数据驱动角度介绍了空间治理和空间规划的新思路。
2025-01-14 13:17基地位于苏州吴中区农文旅大结构中的“太湖畔乡村自然于文化遗产体验带内”,是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组成,也是从陆路进入太湖生态岛即西山风景区的唯一通道。基地包含舟山村、墅里社区、长沙社区三个行政村内城镇开发边界外空间,共计19个自然村,总面积约1112.35公顷。其中,舟山村624.36公顷;墅里社区324.53公顷;长沙社区165.80公顷。舟山村因其核雕“技亦灵怪矣哉”而举世闻名。
2025-01-14 13:152024年12月15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尹稚在2024年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规划实践专委会年会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年会上,作了题为《战略协同与城乡融合》的主旨报告。
2025-01-06 17:21本文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守英于2024年12月15日在2024年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规划实践专委会年会暨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年会上的主旨报告内容。文字略有缩减。本文经刘守英教授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乡村建设高效联盟。
2025-01-02 10:152024即将收官,新一年的政策取向不仅影响城市发展预期,更关乎城乡居民日常生计。站在“十五五”谋篇之际,“城”和“人”的故事将如何续写?近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创始人尹稚接受城市进化论专访,解读城乡融合和区域战略视角下的县城发展。
2025-01-02 10:12日前,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将江苏省兴化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我国第143座历史文化名城。受兴化市有关部门委托,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长三角分院、遗产中心在兴化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工作,历时7年时间、历经多任领导,在多方力量的指导与帮助下,陪伴兴化市共同努力实现全市人民为之奋斗多年的夙愿。
2025-01-02 10:07城市更新点多面广,将充分释放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巨大潜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接受中国房地产报采访,阐述了锚定这一新阶段发展方向需遵循的“四项原则”:立足“城”的定位,发挥“市”的力量,实施“更”的行动,呈现“新”的获得感。
2025-01-02 10:04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和优秀基因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寄托着中华各族儿女的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对“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的乡村建设提出重要指示。住建部要求坚持“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增强传统村落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形成当地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经验和模式。本项目作为民生工程、文化工程、生态工程,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抓手。自2022年起,财政部、住建部共同组织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工作,井陉县入选全国第一批(4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2025-01-02 09:59当前社区发展实践中暴露出专业视角局限、部门协作壁垒下重单项建设、轻整合治理等问题,反映出对社区复杂性的认知不足。我国传统基层治理的内在逻辑及其单元构成如何?作为地域单元,人地关系如何交织成紧密的共同体纽带?本文尝试根植地方传统与文化基因,探究中国特色的邻里营建与治理智慧,通过回答这些关键问题,以期为当代社区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借鉴与启示。
2025-01-02 09:56过去几十年,张杰教授和团队一直从事老城、老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工作,见证了我国城市保护更新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城市文化传承的内在逻辑。近日,张杰教授接受经济日报社《我与新时代》专访,从国子监、陶溪川到大明湖,娓娓道来,生动讲述了如何用绣花功夫“织补”城市的故事。
2025-01-02 09:4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