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5.12,这是一个令无数国人刻骨铭心的日子。汶川地震,清华同衡人在第一时间主动请缨参与救援与重建工作。得到批准后,迅速集结精锐骨干,赶到汶川等极重灾区,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在艰苦而急迫的应急纾困工作之后,更加繁重的灾后重建相关的技术工作也陆续展开。由尹稚教授、袁昕院长、袁牧副院长、恽爽副院长带队组建汶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组,奔赴汶川、都江堰等灾区一线驻场办公。
结缘汶川
2009年夏,汶川县灾后重建的各项工作紧张有序进行,大量来自各行各业的援助人员从四面八方聚集过来;而在当地,因为已有房屋受损严重,临时安置需求剧增,县里想尽各种办法保障好援助人员的住宿问题。
清华同衡规划院在当地驻场的工作组,被安排在岷江边上的恒胜招待所,这里原先是阿坝州师院的集体宿舍,被临时征调转为招待所。住处有公共客厅便于开会交流,洗手间是共用的,且有服务员定期清扫。负责清扫房间的服务员是一位个头不高、非常腼腆的小姑娘,每天总是笑眯眯的。
7月15日,袁牧副院长因赴三江工作临时办理了退房,服务员在打扫他的房间时拾到了100元钱,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上交给了工作组。致谢之余,工作组了解到这名服务员名叫邓小红,本在2008年参加高考并被某大学录取,可惜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又在5.12大地震中家里房倒屋塌,雪上加霜的现实让女孩实在无力入学。2009年,邓小红再次参加高考,被宜宾学院录取,复读时期的费用,加上即将面对的大学费用,让这个贫困的山区家庭更加捉襟见肘。邓小红没有被困难压垮,而是利用暑假时间在县城勤工俭学赚些学费,善良和淳朴的她虽然急缺钱,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把捡到的钱上交。
了解到这些情况,工作组同事们很是感动,在尹稚教授的带领下,大家慷慨解囊,为邓小红筹齐了急需的学费。
尹稚教授、袁牧副院长和恽爽副院长与邓小红亲切交谈(2009年)
山里做客
得知消息的小红父母非常感动,为表达感谢之情特意邀请尹稚教授去山区村里做客。
汶川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长期是羌藏汉多民族聚集区。由于地处封闭河谷地带,山区里的生活少变动;而地震多发,也造就了汶川人在灾难面前坚忍不拔的性格和从容不迫的心态,小红家就是其中的典型。
这是一个四口之家,家庭和睦,共同面对生活的艰辛,邓小红读高中时的钱是父母卖菜攒出来的,高一开学报名交学费时,小红交的钱款大多是10元、20元、50元的,厚厚的一摞。
体贴懂事的小红曾想通过退学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她的父母还是咬牙坚持供小红读完高中。邓小红不负众望,成为了村里诞生的第一位本科生,更是家族里唯一读完高中考上本科的娃,这让她的父母觉得很骄傲、很自豪。
尹稚教授与邓小红一家合影(2009年)
接力援助
截至2009年冬季,驻场期间工作组圆满地完成了汶川县城修建性详细规划、汶川县城市风貌控制研究、汶川中轴线地区修规和概念性建筑方案、汶川映秀镇恢复重建城市设计等技术工作。
驻场阶段结束了,工作组回到了北京。大家依然记挂着这位走出深山的女孩,伸出的援助之手再没有收回去,同衡规划院决定继续支持邓小红,第二党支部开始组织捐助邓小红,全院党员和群众热情响应,纷纷为小红同学献出爱心。此后三年中,每逢7月,同衡规划院第二党支部持续开展“援助汶川女大学生”活动,帮助邓小红解决了后顾之忧,顺利地完成了大学学业。
邓小红在求学几年中一直保持着与院里的联系,在学习、学业规划、就业等方面经常请教同衡的“学霸”大哥哥大姐姐们。毕业后,她最终选择回到汶川作一名乡镇老师,因为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知识改变命运,是知识帮助她从大山里走出来,她愿努力教好汶川的孩子们,用自己的学识回报家乡。在乡镇学校教了几年书后,好学的小红考入阿坝州师范学院继续深造。2016年,小红被借调到汶川县委组织部学习,由于表现出色得到了领导的认可。2017年9月,小红从乡镇学校正式调动到县委组织部工作。
灾后的汶川一直持续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当地干部和群众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小红在每个岗位上都兢兢业业认真工作,与几万汶川人民一起共同谱写了攻坚克难、面向未来的美丽篇章。
新家园新生活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汶川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住进安全温馨、设施齐全的崭新家园。同衡人援建规划的汶川县城等地区建设成效斐然,县城中轴线地区建成后,当地商业服务水平大大提升,锅庄广场也成为群众载歌载舞的活力公共空间。
大山深处,小红的家乡也发生了巨变,政府补贴乡村建房,乡村面貌和设施水平大有改观。小红弟弟也开始工作,姐弟俩一起攒钱买了一辆哈弗轿车。小红爸爸成为汶川县医院的保安,妈妈成为了环卫人员,由于每天只需工作半天,可以兼而照顾家里的老人和田间的果树,一家人生活其乐融融。
2021年9月27日,适逢尹稚教授、袁牧副院长和恽爽副院长一行在四川出差,小红闻讯后盛情邀请大家到家中做客,原来这是小红订婚的大喜日子!在订婚宴上,小红的爸妈请尹稚教授和袁牧副院长上座,致以汶川当地待客的最高礼节。上好的腊肉,熏得黑黑的油脂透着丰腴的油亮,新鲜晒好的花椒,麻辣微涩、芳香浓烈,汶川特有的大樱桃,颗颗暗红饱满。
时隔多年再聚首,经历过汶川地震的那个小女孩已经长大了,从当时的青涩少年到现在的成熟稳重,事业有成,还成立了甜蜜的小家庭;同衡师长们的白发也悄悄爬上鬓角,端起小红自家酿的喜酒,醇厚绵长,这份沉甸甸的喜悦,见证了同衡人12年陪伴小红每一步踏踏实实的成长。
邓小红在婚礼上接过同衡师长们个人赠送的心意囍金(2021年)
尹稚教授、袁牧副院长与邓小红一家合影(2021年)
成长与责任
与千千万万汶川人一样,小红一家坚强地生活,努力走出阴影,拥有了更加精彩的人生。如今的汶川是穿越了地震、屹立重生的汶川,正在不懈努力、昂首阔步。清华同衡规划院将始终怀着“家国天下”的情怀,跨越山河传递更多的力量与爱。
让我们期待并见证邓小红继续精彩的人生!让我们期待并见证汶川更加美好的未来!
供稿 | 同衡规划院第二党支部
撰稿 | 李汶 徐刚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