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21世纪人类面临着重大的全球性健康挑战,包括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非传染性疾病(NCDs)、道路交通伤害、肥胖、人口增长、快速城市化和气候变化等。这些挑战迫使我们重新去思考预防的方法。全球性领导机构普遍认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决策可以影响城市的宜居性,最终影响居民的健康和幸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健康和健康公平置于城市治理和规划的核心”。
今天,在2017 “第五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的巅峰讲坛上,围绕“健康·城市”这一话题,邀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教授何艳玲,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陈涛,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尹稚四位专家,共话城市健康,探讨如何建设全面“健康”的中国城市。
倪鹏飞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倪鹏飞主任以《诗意远方:可持续竞争力的未来城市》为题作报告。他总结了未来理想城市的多种模式,介绍了全球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最佳案例和量化标准,并对建设可持续竞争力理想城市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何艳玲 中山大学城市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教授
何艳玲教授以《更自主、更健康:复杂社会中的城市治理》为题作报告。她从此次学术周的主题“健康·城市”入手,解读中国城市的建构性风险。通过六个命题,重点从土地金融的角度,梳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城市、政府和人民之间的联系,提出未来政府应作为社会投资者、秩序投资者和价值投资者。何艳玲教授认为土地依然是增长的重要要素,但需要重新设计如何使用和分配增长受益。
陈涛 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
陈涛副研究员以《智慧安全城市》为题作报告。他阐述了城市发展面临的公共安全挑战,国家对公共安全的重视前所未有,城市安全是当前社会的必然需求。提出了公共安全的复杂性需要智慧应对,探索了打造安全城市、实施主动风险管理的解决框架。
尹稚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尹稚教授以《城镇化的大势和我们的机遇》为题作报告。他从城镇化的七大变化着手,即经济、人口、政治、文化、技术、环境和社会的变化,对全球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城镇化过程中的思想流派进行了总结,提出成就与问题共存是全球城镇化的宏观结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框架,展望了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