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导读:
2016年5月10日下午,由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办、总体规划研究中心承办,以“科技创新的规划应对”为主题的分论坛在上半场“主题报告”结束后,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继续主持“专家研讨”环节,围绕创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规划应对思路,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开展了热烈的学术研讨活动。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张险峰主持论坛
主持人张险峰总工程师首先提出创新的几方面要点。第一是内涵,创新的广义内涵包括政策、体制、方法等诸多方面;第二是尺度,在规划干预的过程中,从国家到园区等不同的尺度层面分别干预到什么程度,服务到什么程度,这个尺度的把握至关重要;第三是类型,创新的类型非常重要,也非常广泛,涉及文化创意、科技园区、高新区、创新街区等等;第四是要素,每一种类型、每个空间尺度都有不同的要素,人、科技、环境、资源、投资等都是要素;第五是支撑保障,涉及规划、投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等,如何实现对科技创新的包容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师始终是关注空间问题的,“重回空间”意味着投资、法规、政策、制度的落地和见效,意味着人的环境解决,也意味着就业的承载体。希望在座的各位嘉宾共同研讨创新与空间规划的关系究竟如何,包括创新体系和创新空间的关系,创新的特征保障需要哪些条件,创新在城市规划领域能发挥哪些促进作用,可以通过哪些技术、方法、手段来促进。
嘉宾观点
王缉慈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地理联合会经济空间动态委员会指导委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
(1)创新中心的特征
从现状和成熟创新地区的分布规律来看,区域之间是不平等不均衡的,有的地方是创新的中心,有的地方是没有创新的。在全球来看,发展中国家里面创新还是依赖于发达国家,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创新中心。
从创新中心的培育来看,创新中心往往是有行业特征的,以某个行业为核心或者是以几个行业为特色,形成专业化的创新中心。创新还有一个特征是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关键是在企业家和创业,这往往是突然冒出来的,比如深圳一下子出来腾讯,杭州一下子出来阿里巴巴,这个地方就成为某一个行业的创新中心了。
(2)创新中心的培育和风险
创新中心是有可能培育的,但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有可能超过二三十年,通过不断培育优化创新环境和促进产学研合作而形成。关于科技创新的规划应对是一个创新基础设施的问题。创新需要硬件设施,比如孵化器、科技园区或者是现代加速器等等,这些硬设施是可能培育创新的。
国际上很多案例说明通过培育创新环境、推进企业之间合作交流,尤其是产学研合作,经过二三十年或者更长的周期是有可能成功的。这些从零开始的新建园区,要从学术上进行进一步探讨,要合理评估创新空间的发展基础,包括产业基础、企业基础和创新需求等。深圳之所以能够一跃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最重要就是技术创新,中国现在区域差异越来越大,其实跟政府作为和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等有很大的关系。
对中国来说,有较为复杂的背景,到处打造创新中心是有风险的,需要研究创新的需求是什么,尤其要关注微观产业方面的真正需求,同时这里面制度创新是最关键的要素。
(3)产业集聚与创新的关系
产业集聚的地方可能培育创新,但是企业集聚也不一定必然就会有创新,创新也不一定发生在产业集聚区域。创新不是非得规划园区或是新城,有些创新是用不着进入新城的,可能就是在一个原有的大院、大楼或者普通的破仓库里发生。集聚和创新的关系是大的知识系统和大的信息系统,需要人和人之间、公司和公司之间、产学研之间、还有供应商、客商之间的近距离交流。科技园区发展中如果解决不好产学研结合的问题是很难成功的。
(4)总结
更多的关注企业需求,创新不仅是搞新区,人的创新精神更重要。
叶裕民 经济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城乡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主任
(1)创新的根基是人人创新和社会创新
创新本身是个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技术创新、企业创新、城市创新、区域创新和国家创新,根基是人人创新和社会创新。在工业化中后期的产业主要有耐用消费品和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以这两个为载体,支撑起更大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制造支撑服务,这是基本的前提。人人在生产岗位创新和科学家在实验室创新是同等重要。
这个时代创新一定是人人创新,一定是有一个允许人人创新、激励人人创新的国家制度在前,一个人人创新的时代才能到来。广义的创新就是基于人人公平公正创新制度架构的建立,深圳先于我国其他城市形成包容性创新创业环境,深圳比全国其他的各大城市创新能力都强。
(2)中西部的创新
西部地区可不可以创新,可以创新。其实重庆和成都也是最近十多年以来,广泛去建构自己的创新激励制度。城市的制度环境和就业队伍对于创新至关重要。地方做好这两条,西部地区也能高起点去发展。
就某一个具体的城市,要实现局部的创新和突破要依靠产业园区。把城市最新最好的力量,最亮的点集中到某一开发区进行创新。非常独特的技术和独特的政策,引进尖端人才也可以实现。但是这个城市要真正的提升整个城市的创造力,需要整个城市的社会创新。
(3)国家创新和城市创新
从国家的创新体系来说,不能遗漏掉任何一个重大领域。城市实现每一条创新的政策,都有企业受益的。地方产业政策对国家创新政策的落实,每一条政策对应就会有一批企业受益,一批人受益,一批创新活动产生。
(4)总结
由关注科技创新园区拓展到面向整个城市,由关注高端人才拓展到面向所有人,关注整个创新人群,做实城市创新根基。
刘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协-清华大学科技传播与普及研究中心副主任
(1)科技创新的春天
中国确实进入了科技创新的春天,会围绕着一些重大的科技创新而形成重要的科技创新的中心或者区域,也带来相关科技创新空间规划的春天。需要围绕国家实验室,围绕重大科技创新成就,形成重要的科技创新区域和中心。
(2)政府的顶层设计
空间应对一定程度上是政府的顶层设计。第一,规划越来越强调公民参与,应当在设计当中适当的引入公众参与。第二,需要有国际的视野,响应国家的总体战略,科技创新首先要从一带一路沿线来做一些思考,为“一带一路”战略服务。第三,不要忽视失败案例的经验总结。
(3)总结
研究实践经验,进行哲学提升。
陈宏飞 光大安石首席投资官、光大安石资产管理公司董事
(1)关注人的因素
具有创新冲动的人群集聚、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低成本的居住环境等对于创新投资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重庆与成都创新人群特征的对比、北京望京地区发展和望京soho的关系、城中村和密集的廉租房对创业者的生活支撑等案例出发,从实操角度来阐释在规划中应突出人的需求视角,重点关注雇主和雇员全部生活需求,当创新环境和气氛到了一定时候,才能吸引到最关键的人或者是创业者。
(2)竞争对于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最大的基础是竞争,要保证规划中保持一定的密度。美国真正的创新中心或者经济中心一定是人口最集聚的。新城规划人口不多,竞争压力不大,就不能激发创新动力。在规划中要做到疏密有致,在规划的空间形态和建筑密度背后应该提供一套经济和管理理论。
创新要容忍失败,要提供失败后的生活需求和物质基础。周边有便宜廉租房,让大家租的便宜,大家就不怕失败。筛选机制不是规划做的事,是社会做筛选。另外要关注创新的本性,要提供跨界或自由,又不能脱离基础。规划要留有弹性,营造富有活力、激发创新的城市。
(3)创新需要集聚
0到1的创新可以不聚集,中国的创新主要是1到N,这个需要聚集。北京密度比起纽约、上海、深圳、香港、东京都不算高,凡是这类创新集群确实是人越多越好。
(4)总结
设计和规划要在当地的人文、风土、政府以及制度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基础上要前进一小步,不要前进一大步,保持前进的弹性。
王洪涛 清华大学启迪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启迪控股总裁助理、日本早稻田大学博士后、日本学术振兴会海外特别研究员
(1)自主演进和科技规划
对创新的研究,自主演进还是科技规划,是两种不同的路线。寻找规律,试图用规划把它延伸和复制出来是非常有挑战的。自主演进和科技规划,这两种作用在中国特有的政府管理背景下,操作起来就尤其有难度。
从清华科技园的选址经验来看,首先看这个地方的人口结构。看这个地方的人口是不是集中流入,大学生是不是很多。第二看这个地方的位置,一般是交通比较好的地方,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方。第三看经济和产业,肯定需要有一定的经济总量做支撑,而且有一些比较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第四是软环境,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创新创业环境的排行榜,包括创新创业氛围。
(2)创新要素
从园区内部布局规律来看,做到三个“三合一”;要做到科技地产空间载体建设、产业建设、科技金融三个元素的有机结合;做到园区、校区和社区的三区联动;依托清华大学人才、校友、企业的网络,把这三个融合在一起。
成为创新中心城市或者科技创新城市必须具备以下要素,第一环境要宜居宜业,第二文化要多元,第三具备科研条件平台,第四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第五要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第六要发挥市场的作用。
(3)创新集聚
赞同在推动创新中的需要增加密度的观点,但背后要有组织力量。要根据地方特点,它太松你就做紧一点,它太密了就透透气。创新要素在聚合中间发生化学反应,聚集增加压力,最后发生聚变,集群式创新也是这样。清华科技园模式很难复制,但这种模式有可能被颠覆和超越,在互联网+的科技条件下,所有创新要素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和组合,不可能准确预见创新在什么地方出现。
(4)总结
充分吸收借鉴所有的先进技术手段,面向未来重新思考创新与空间之间的关系。
郑筱津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总体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
(1)政府的角色
创新的空间并不必然导致创新活动的结果,制度创新可能才是整个创新的根本。结合重庆和南安的案例,对于创新而言,政府的角色非常重要,产学研之间需要良好的互动的机制,需求、研究、资本各要素进行形成良性互动之后,才有可能把知识创新最终转化成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创新还有人的因素,全社会开放包容创新文化,也是全民创新的重要基础。
(2)创新空间
第一,从规划理念层面,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切入,要更多考虑人的需求,研究不同人群不同的需求,并落实到空间上。同时,对创新来讲,需要交流合作,在产学研融合的广泛联动和沟通机制下,要创造更多的互动空间可能性,让他们有更多合作和交流的空间。
第二,从城市管理层面,现在的规划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面对创新社会,更多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力量。城市管理要更多的考虑到公共差异和多方共治的方式,实际上也是创造开放包容创新的社会文化和氛围。同时,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创新的环境需要整个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要有比较大的提高。科技进步也为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很有利的支撑,智慧城市就是能够更好的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第三,从空间层面,一个是科技创新发展,对整个生产生活功能组织带来非常大的变化。介绍里面谈到中心化和去中心化的问题。从中心体系来讲,他可能不是简单像原来的传统的中心地理理论,一个很小的城镇,完全有可能成为某一个行业或者成为某一个产业非常高级别的枢纽或者中心,在创新的世界里面,使得每个城市都有这个可能性。另一个是在城市内部,互联网的出现和新的经济业态出现,对整个服务体系的结构,带来很多新的变化。最简单就是淘宝出现,对整个商业体系结构有一个很大的影响和变化。在新的购物模式影响下,可能商业中心就不再是传统的人和人的模式,包括不同级别它的规模和等级可能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功能布局选择上,很多高科技功能的出现往往在城市周边区域,一方面存在一些混合性,同时由于周边地区相对更便宜地价,满足创新企业初始阶段低成本的一些需求。
第四,从政策体系和标准层面,科技创新活动的提出,对规划编制和城市管理的具体制度也提出很多挑战。例如,创新功能需要高度混合空间,实际上我们目前的规划编制办法,包括用地分类规是极大的制约了这种混合需求。国家出台如何能够促进产业创新的用地方面的一些政策和影响,确实都是很有必要的。规划管理和编制,也要进行制度创新。
(3)总结
弥补公共政策研究方面的短板,建立起全产业链的联盟和广泛的合作,真正的了解创新全过程。
(本内容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专家审阅)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