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11月17日,在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论坛上,来自同济大学的张立以《转型时期中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环境、机制和调控》为题,从四个方面介绍了对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的探索和研究。
首先,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转型阶段。
城镇化水平快速增长,2011年城镇化水平达到50%,农村人口城镇化趋势持续加快。但是区域城镇化差异明显,1982-2010年间,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提升了34.9个百分点,但中部和西部地区仅提升了27.2和22.2百分点。
城镇化转型阶段,首先区域经济呈现新格局:东部经济比重有所停滞,西部快速增长,但中部经济相对疲软。其次区域人口迁移也有新的变化,中部地区人口跨省迁出占全部跨省迁出比例较高,从1990年的22.7%增加到了2005年的42.4%。高比例的人口迁移表明,中部省份城镇化进程是我国未来区域城镇化健康推进的重要组成分。
第二,城镇化目前的发展环境。
人口结构转变,1980年以来我国人口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已经处于峰值区间,潜在的新增适龄劳动人口比较有限。但是随着中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几千万跨省外出人口将可能逐步回流本省就业和生活。
就业结构转变,劳动密集型工业将逐步得到重视。中部地区的第二产业的比重占了52%,但中部六省制造业就业贡献率仅为22%,而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经济发达省份就业贡献率都在40%以上。所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迁移,根源是就业供给和产业结构不适应。
从消费结构的转变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已经从1982年的49%下降至2010年的34%。2030年中部地区人均GDP正常情况下达到25000美元,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城市的消费将继续增长。
再有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变,中部地区向外迁出的人口量非常大,80后90后将持续外出,农村空心化严重,这种趋势可能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城乡地域空间结构的转变,1980年代以来的“小城镇发展道路”并没有带来中部地区小城镇的全面发展,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千强镇中部地区仅有70个镇入围,2011年全国百强县仅入围14个县,所以目前的结构并不利于中部地区的发展。
第三,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历史上中部地区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贸易,建国初期主要是国家投资下的结构重组,在2000年之后则是多元动力发展的阶段,国家有一些政策和产业转移,但相对不是很强。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中部地区自上而下发展机制是相对比较薄弱的。
未来中部地区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就是制度创新、内生动力。外生动力是国家政策、国家投资、外来资本、产业转移的政策,而内生动力,就是自身制度创新、城镇拉力和农村推力。中部地区对中国城镇化的意义非常大,因为40%的跨省迁移人口都来自中部地区,所以除了东部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中部地区的人口健康生活、健康就业。
第四,初步解读政策调控的方向。
产业结构的转变是基础,没有产业就没有发展,就没有GDP的健康。中部地区的产业调整、政策调整,不一定是大型的重工业的进入,制造业的重点推动非常重要。通过制造业的发展带动更多就业,让本地人口不必再外出打工,能够有健康的家庭、健康的生活状况,再由政策引导外出人口回归。农民工2.3亿人,其中有近1/2来自中部六省,但这种城镇化是一种不稳定的城镇化,如果能够在本地就业的话,社会矛盾就会减少。同时优化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引导部分新增城镇人口向县城和小城镇积聚。另外,差异化引导小城镇发展,以小城镇为节点实现城乡统筹,新农村的建设如果没有资金的扶持,单纯靠地方政府是不能成功的。最后,推进城市圈建设,培育省域第二增长引擎,中部各省,几乎全是“省会城市极化发展”的格局,经济发达城市外围的“灯下黑”现象十分明显,任何一个发达省份都有至少两个以上的发达城市,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浙江有杭州、宁波、温州。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