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11月17日,在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生态宜居,低碳实践”论坛上,来自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尹慧君以《基于气象条件的城市空间布局研究初探——以北京中心城区为例》为题,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和结论、认识和感想四个方面介绍了对城市空间布局的研究和探索。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对气象环境和气候问题越来越关注。研究气候变化城市气象环境问题,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
北京的气象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北京热导效应逐年增大,应引起重视。北京观象台资料证明,近137年来北京地区平均温度上升1.05℃,升温幅度比较明显。二是雾霾天气困扰北京,已经成为当前大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也是政府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年降水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暴雨集中度的量在增加。
气象条件对城市选址、土地利用和建筑布局有重要影响,同时城市建设反作用于大气环境,影响局部地区的大气环境。实证表明:土地利用的变化和人为热的增加是导致城市气候变化的原因之一。基于城市建设和气象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理念,在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转型期间,积极把握气象规定,因地制宜,对创造气象环境条件宜人,市民宜居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使用的专业气象模拟工具为区域边界层模式。首先把相关外部数据,如地理气象资料、地面覆盖状况还有地形、自然条件数据输入到模式。其次把不同情景的方案,如现状城市空间布局、规划状态,还有需要比较的规划布局方案,作为外部输入数据,输入到模型,经过复杂运算,输出数据。这些数据就是在一定海拔高度上,风流场、相对湿度的气象观测要素,然后转化成评估指标。通过这些指标建立一套评估方法和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方案的综合评分,评分越高表明越适合现在的气象条件。基于这些评估指标分析出最优方案。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模型输入的资料不包括污染源和能耗资料,因为这些资料目前没有条件获得,仅仅是输入气象方面的资料。
本次研究中针对普遍关心的城市问题如热岛强度、通风能力等,用的城市环境评估因子有人体舒适度、热岛强度和小风区面积。这些因子通过数值模式输出或观测可以得到,易于操作,符合客观性、科学性、有效性等普遍原则。
本次模拟的中心城范围40公里×48公里,网格模分辨率是500×500米。模拟选取的典型天气条件,选择冬季和夏季。设置现状、规划(正在执行的中心城控规)两个方案以及两个调整方案,一是增加高度、二是破地,在增加高度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建设用地。通过方案和规划、现状的对比发现问题。同时还进行了分层次研究,针对区域,宏观层面对整个中心区域评价。中观区域,对绿隔地区和北京市规划的十条走廊进行针对性研究。典型地区,即方案中主要调整的十个地区做重点关注。
研究成果和结论分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方面。宏观层面,对整个区域来说,规划方案能够在现状基础上有效减少热导面积,改善现状气象环境。在城市化快速的发展时期,为了保护自然环境不破地,不增高,不建设,希望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把建设对于城市气象环境破坏的程度减少到最少。通过模拟数据发现,增高的方案比现状的评分还要高,说明通过规划方案合理控制建设组团规模,即使增加一些建设用地的高度,还是可以提升城市气象环境的。与增加高度相比,扩大建设用地,对城市气象环境的负面影响会更大。
中观层面,针对不同地区的气象环境评价也是不同的。基于本次环境评估的指标,对中心地区的结论是增加高度的方案较好。对绿化隔离地区和总规确定的楔形绿化廊道地区,规划布局方案较好,说明保证必要的绿色空间和城市通风走廊,对于城市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保证必要的绿色空间和城市通风走廊,可提高局部地区风速,增强城市通风能力。
微观层面,对重点关注的十个地区进行评估,挑选基于气象条件的最优方案,为规划布局方案提供支撑,这对规划各个街区有一定指导意义。从模拟数据看,没有考虑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排放这些因素,单单增加城市建设量和城市人口就使地区的平均气温升高这么多,如果加上外部环境,那发展趋势是非常可怕的。
最后,尹慧君还总结了本次研究的局限。由于本次模拟仅选取冬季和夏季典型气象条件模拟,所得到的结论可能并不全面。如果能考虑多种天气背景条件下的情况,在大量个案研究基础上得到的结论应该会更接近真实情况。另外本次模拟对中观层面的研究可以比较精确地描述趋势,对于微观局部小尺度的精确性未必达到要求,今后可以尝试风洞试验等其他方式进行辅助。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