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主办的"智慧城市建设"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参事、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牛文元称截至2011年底,中国有154个城市规划投入1.5万亿资金建设智慧城市,但真正体现其内涵的,目前一个也没有看到。此言一出立即引起政府及民众的高度关注,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刘澄评论称,我们的智慧城市现在有一个重技术轻城市的误区。把智慧城市当做政绩,点缀城市发展的花瓶,而真正落到实处怎么样进行智慧城市的建设?
智慧城市的"曹妃甸之困"
2013年度住建部近期公布的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有一个地方特别得引人注目--那就是河北的曹妃甸。十年时间,曹妃甸从涨潮时不足4平方公里的带状沙岛,发展成如今规划面积达到1943.72平方公里的曹妃甸新区,正在城市发展"光辉"面貌的背后是曹妃甸智慧城市建设留下的后遗症。自从曹妃甸入选智慧城市试点以后,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新建产业园、新建街区,这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但是单纯的以大兴土木建设基础设施,成就不了智慧的曹妃甸,随着工程的日益推进,由于园区配套不完整,招商引资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后续投入不足,造成了曹妃甸大多数建设工程停工或者半停工,造成智慧城市建设停摆的面貌,使得人们开始质疑曹妃甸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同时开始呼吁要对智慧城市建设有效评估。
"智慧城市"缺乏有效的评估途径
国家加快智慧城市试点是期许能够推动相关城市信息化进程,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发展的道路,但是在154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的火热背景之下,多数城市建设都是"时代需要",这也就造成了如刘澄教授所说的那样,智慧城市建设被当做政绩与城市发展的点缀来建设。
如何统筹智慧城市建设,来评价智慧城市建设的与不好?只有依靠数据的考核,只有把智慧城市建设的好与坏通过数字来量化才能真正体现出城市建设的水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真正做智慧城市研究的机构少之又少,而同时能够独立量化考核智慧城市建设面貌的就更加少,据笔者了解,目前能够做到公平公正的,且独立完成智慧城市评估的只有国脉互联一家研究机构,这值得关注智慧城市建设的人士们欣慰。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缺乏的不是资本,缺乏的是一个有效的评估手段,量化城市建设,科学落实智慧城市试点目标,避免再次出现曹妃甸之困。
智慧城市评估周期应该如何?
智慧城市建设应该有一个周期性的评价目标,对于智慧城市建设所取得的进步加以考虑,同时以一个周期来评估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制定阶段性的目标,据笔者了解,国脉互联联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等政府机构联合开展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就是以年度考核为目标,在每年年底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情况进行科学评估,从中评选出智慧城市建设优劣,目前该评估已经顺利评估完成两届,2013年将在广州举办第三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届时将再一次将智慧城市建设的好与坏展示到公众面前。
总结
自从新加坡首个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背景之下,美国、巴西、日本、韩国等城市纷纷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也顺理成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中国150多个城市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前提之下,有多少城市是真正的付出行动,有多少城市是以"智慧城市"建设为政绩?这对城市未来来说越来越重要,国脉互联举办的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正是在此等乱象之中树立旗帜,以独立机构的视角,科学的评价指标来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好坏,是中国政府走向透明化的必然,也是公民监督政府工作的重要体现之一,只有以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来评价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才能够真正促进智慧城市试点的落实,才能够让154个城市变的真正智慧起来。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