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2013年11月16日,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樊杰在中国城市规划论坛做主题报告:《空间布局协同规划的科学基础与实施策略》。
樊杰主任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对我国目前空间布局规划的协同状态做基本评价,表示目前我国空间规划协同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其次,研究从地表空间进行合理组织的科学机理,做学术思考方面探讨;最后对近期加强空间规划协同发展、协同规划的实践策略提出建议。
樊杰主任指出,我国的计划体系长期以来是重时间序列的发展规划,而比较忽视空间布局上的一些空间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但由于各种原因,其应发挥的价值又受到了一定的削弱。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一种规划的体系或者说规划的模式,据说是学习了苏联计划经济时期一个基本的计划模式。其实中国并没有把苏联模式真正搬到中国来。
樊杰主任表示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提出,特别是我国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人口经济和资源矛盾问题,区域发展问题,中国发展和全球化过程当中竞争力问题已经提到议事日程,国家开始重视空间规划,国家发改委有主体功能区规划,区域规划,国土部现在开始编制国土规划,建设部门的规划类型也越来越多。但是规划的资源现在来看是亟待整合,规划之间协同性是需要加强的。正是由于这样一个良好的规划需求,规划师面临着一个很好的市场。
樊杰先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空间布局规划协同状态,总的来说做的比较差。以时间序列空间规划和布局类规划往往难以衔接。首先表现在规划期限不衔接。在时间序列上,在发展和重要一些人口,经济总量,战略定位,难以成为我们空间布局规划一些基本的依据。
我们过去非常喜欢用的空间六角形的作用规律,可能因为流空间的出现而出现世界城市这样的量级,也就是说在空间上的影响已经无边界。过去所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型里面总或多或少有一个空间影响的边界,有自己的一个强作用力的一个范围。实际没有。在过去所有空间结构里面,通常是在两个城市同样量级城市,作用于一个城市的这样所谓的叠加的效率和叠加面积,往往是很小的。但如果两个世界同样的城市,可能在不同功能甚至同样一个功能上,同时覆盖和影响着一个区域。所以流空间可以改变我们很多过去在空间组织上的一些作用和模式和空间组织一些基本机理。正由于这样的空间城市发展,区域发展,空间组织的复杂性,和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活动之间作用机理多样性,特别现在发展目标开始多元化,不简简单单是公平和效益,对内解决公平问题,对外是开放系统支撑竞争力问题,还要考虑后代可持续发展,始终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中寻求一个相对较优的方案,所以越来越复杂。这一种科学机理的阐释使我们可以认识到,在面对这样一个复杂的空间系统,如果由一个学科或者若干学科包打天下,没有边界,没有支援重点的解决复杂问题,显然科学难度来说已经存在很大的问题。
樊杰主任指出,一个国家,一个健全的空间布局规划体系应该是纵向企业的不同尺度的空间布局规划相互衔接的。而横向系列同类型空间布局规划是相互协调的。
国家层面空间规划现在主要两个,一个主体功能区规划一个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基础性规划,主要是通过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功能需求,特别考虑一些增长性需求基础上,增长潜力基础上对全国的国土空间进行主体功能定位,无论放在怎样一个空间尺度上赋予功能定位应该是实现中国空间结构有序化一个基本指南。
樊杰主任表示国土规划层面可以考虑未来国家层面上,比如国土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有没有二合一可能,土地利用规划国家层面完全可以由三合一的取向,国家大尺度上土地利用规划主要是用地指标问题。区域规划层面,在我国现实的做法,实际上和国外的区域规划已经在重点目标导向和内容构成上发生了很大的差异,功能定位、空间总体结构需要共建共享、协作分工,形成区域整体就是区域综合性和一体化,这部分内容的目标重点作为我们重要的考虑方向。
最后,樊杰先生指出,未来我们要建立协同规划的工作流程,包括选择我们的基点,现在每个规划编制依据的体系和重要的指标参数,规划之间如何交流,反馈,互动的过程。要创新协同规划的体制机制,建立共同互通话语体系,包括数据,分类,基本标准,建立规划全流程协调机制,完善依法仲裁等协调基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