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在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美好人居与规划变革”论坛上,来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武廷海教授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是大变革,三中全会以后,城市规划肯定会有一定的变化。现在已经形成一些基本共识,发展方式在转变,从增量方式转到关注机构变化,包括与规划关系最密切的城乡机构的变化。城乡发展一体化,如果没有规划做龙头,没有城市规划覆盖乡村,那就不是城乡一体化。吴良镛先生认为,目前我们城市发展很好,但城市建设有问题,同时乡村也有问题,反之,如果乡村有问题,城市肯定有问题。虽然我们有城乡规划法,但是某种程度上,现有条件下,没有编制办法,没有城乡发展编制条例,是不能满足需要的。
面临变革,需要探索多种可能的替代方案。这个替代性方案不会是一劳永逸,在变的过程中有多种可能性,这个多种可能性有几个特征,一是以人为本,从物的规划到人的规划的转变。二是五为一体。三是从宏观到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打通和关联。这些基本内容,以人为核心的就是人居环境,居是个广义的概念,天地人的感觉,设计师是大区的概念。
第二是五大原则,或者是五位一体,如果细分,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想关心的事,但整体的概念非常重要,要有的整体思维。这个想法能不能往前推进一步,要多种可能性,其中一种是基于城乡、基于人居科学的城乡理论方法。
最后,武教授提出,规划师要协同力量。人居环境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术界的关注,同样是人居的实践。他认为要形成科学共同体,合理、心照不宣的解决问题。他呼吁更多学界的人在城乡规划转型变革的时期,积极探索多种可能的出路,包括积极探索基于人居科的学城乡发展。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