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2010年10月27-29日,民政部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在成都岷山宾馆召开了“将减轻灾害风险纳入灾后重建会议”(APEC Seminar on Integrating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into Post-Disaster Recovery and Rehabilitation)。我院副总工程师顾林生博士后作为国际专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由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
在2005年1月,联合国减灾事务局(UN/ISDR)在日本神户召开了“减少灾害问题世界会议”(也称“联合国减灾大会”),通过了《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在行动纲领中,联合国对将减轻灾害风险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提出了新的理念和观点,要求易受害的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政策、规划和方案以及灾后或冲突后的救济、重建和恢复活动中,应该考虑减少灾害风险的综合办法,并在灾后救济、复原和重建的各阶段促进社区提高抗灾能力,降低对未来灾害风险的脆弱程度。根据联合国精神,APEC于2008年8月12-14日在秘鲁利马召开第16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会议,通过了“2009-2015亚太地区减少灾害风险和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战略”(PRERED: Strategy fo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and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 the Asia Pacific Region: 2009 to 2015),针对洪水、地震、台风、飓风、龙卷风,火灾(城市、农村、森林与灌木),农业、动物、健康应急事件,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等APEC地区的主要灾害,强调要加强灾害风险的减轻、备灾、应急和重建,促进在社区应急准备、脆弱性和风险评价等方面的能力建设。
亚洲太平洋地区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最多的地区。从1978年到2007年大约30年中,亚洲受灾者和灾害遇难者分别约占世界的89%和约59%。从1995年1月17日阪神大地震发生以来,到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灾难、2008年2月中国南方冰雪冻害和5月12日汶川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地震,再到2010年2月27日智利康塞普西翁的8.8级特大地震,8月的巴基斯坦亚特大洪水、8月7日中国甘肃省舟曲县的特大泥石流,亚太地区的巨大灾害接连不到那发生。这些灾害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必然要与自然界的危害风险并存,并且必须去面对和挑战。我们在备灾和缓解灾害影响方面并非无能为力,能够而且必须通过降低社会的脆弱度,来缓解各种危害带来的苦难。
参加这次会议的APEC成员经济体代表分别来自澳大利亚应急管理政策及法律咨询部、智利内政部国际应急办公室、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和尼亚斯岛海啸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所、马来西亚国家安全委员会灾害管理处、秘鲁国防研究院、台湾科技减灾中心、泰国气象局和灾害预防减灾司、越南农村与农业发展部水资源理事会灾害管理中心和国家搜救委员会。联合国减灾事务局国际恢复平台、世界银行和APEC秘书处分别派遣了代表参加。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挪威国际地质灾害管理中心主任、神户大学城市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阿姆斯特丹大学医疗中心等研究机构的世界著名防灾减灾专家参加。中国专家有中国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史培军教授、中国建筑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叶耀先教授、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灾害处张永双副处长、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尅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赵延东研究员、中国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汪亚干副总工程师、南部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刘州鸿博士等参加。
在会议上,除了中国民政部救灾司和四川省西部开发办公室介绍四川灾后重建情况之外,来自印尼和智利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印度洋海啸和智利地震后的恢复重建情况。在“灾后恢复重建中的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与规划”专题分会上,各成员经济体代表和专家就减轻灾后重建风险、地质灾害防止与灾后重建选址、灾后重建的决策制定与社会改革、灾后重建经验的国际共享、灾后恢复重建与可持续发展、灾后重建的社会资本和风险回避、灾害评估方法等进行了报告和讨论。在“灾害恢复重建的房屋与基础设施恢复、社会事业恢复与生态环境恢复”专题分会上,各成员经济体代表和专家集中介绍和讨论了神户地震经验教训、汶川地震后交通设施恢复重建、联合国国际恢复重建平台建设、四川地震灾后土地承载力与灾后重建空间布局、基础教育重建等问题。在“灾后生计恢复、心理恢复和社区恢复”专题分会上,各成员经济体代表和专家讨论了心理健康恢复重关键、社区心理康复、灾区本地文化资源恢复与利用、灾后农村社区恢复重建与社区减轻灾害风险、灾区贫困村生计恢复重建、NGO参与与灾后恢复重建等问题。
会议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讨论“灾后恢复重建手册与能力建设清单”。该手册和清单方案是APEC会议秘书处委托我院顾林生副总工程师负责牵头,与国家减灾中心的专家一起组织起草小组进行编制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在灾后建立具有复原力的社会和避免灾后重建出现的各种风险,把减轻灾害风险纳入灾后恢复重建活动中,以此提高APEC成员经济体的灾后恢复重建的能力。
手册和清单主要使用对象和相关主体为灾区政府、机构和个人。灾区的各级政府,根据本手册和清单,首先认识和明确围绕恢复重建的各种风险,确定恢复重建目标(任务)。然后,为了实现这些恢复重建目标和完成任务,政府采取各种行动和措施去执行和落实,并具备相应的能力及其建设。同时,灾区的各级政府,根据本手册,了解企业等机构单位和受灾群众、志愿者等个人在恢复重建中的行动和能力建设的清单,以便给予支持。
机构主要是指灾区的政府之外的单位(private and non-government sector),包括灾区企业、一般团体、公益机构、非政府组织、社区等)。通过手册和清单,灾区的企业、团体、社区和NGO、NPO等组织,确认各自在恢复重建过程中所必须认识和明确的各种风险和问题,确定恢复重建的目标(任务)和为实现这些目标或任务而采取各种行动,并具备相应能力及其建设措施。同时,了解政府、组织和受灾群众等个人的恢复重建的目标、风险、行动和能力建设的清单,以便确定组织自己所能发挥的作用。
对于灾后重建,分为7个领域进行考虑,分别是制度建设与规划编制、过渡安置与生活重建、社区重建与综合防灾、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公共服务功能恢复重建、产业与经济恢复重建、生态与环境恢复重建。针对这7个领域,确定了36项恢复重建的具体任务,分别为:完善与执行制度、建立组织机构、开展综合评估、编制规划、加强国际合作、基本生活保障、临时安置居住、加固维修与重建永久性住房、确保安全保障和防止次生灾害、维持就业稳定和促进就业、医疗与心理健康保障、法律咨询和救助服务、城市恢复重建与安全城市建设、农村恢复重建与安全乡村建设、构架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恢复重建社区功能、恢复重建公共基础设施及其运作系统、恢复重建城镇市政公共设施及其运作系统、恢复重建农村基础设施及其运作系统、恢复重建政府系统、恢复重建教育系统、恢复重建文化体育系统、恢复重建医疗卫生系统、恢复重建社会福利保障系统、修复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恢复重建宗教系统、编制和实施产业与经济恢复发展规划、恢复和振兴第一产业、恢复和振兴第二产业、恢复和振兴第三产业、恢复和振兴中小企业、恢复和振兴政府公营企业、恢复和提高环境承载力、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恢复和加强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恢复和保护自然环境。
各成员经济体代表和专家对手册和清单提出了很多意见。其中专家希望把汶川地震灾害重建的经验教训作为 案例进行研究和丰富“灾后恢复重建手册与能力建设清单”。起草小组根据这些进行修改,并争取在年底完成后发给APEC各成员经济体使用。
会议最后,全体参会者达成共识,提出了一下倡议:(1)加强灾后恢复重重建的体制、机制、法制建设;(2)加强住房建筑、城乡基础设施和防灾减灾设施的建设,提升抵御灾害风险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3)加强灾后生活、经济和公共服务恢复重建,促进本地和外来资源和技术的有机结合和利用。(4)减灾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增强灾害公共意识。(5)坚强灾后恢复重建技术平台建设和技术合作交流。(6)加强各成员经济之间灾后恢复重建经验交流和人才培养。顾林生提出要重视亚太经济组织各成员经济体的人才,特别是灾区当地的人才培养这条建议,被采纳。
汶川大地震后,我院积极参与灾后重建的规划设计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次顾林生博士代表我院参加APEC会议并承担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手册和能力建设清单的编制研究工作,标志着我院在灾后恢复重建方面将为亚太地区做出贡献。根据与院领导商量,由公共安全研究所牵头,我院将设立灾后恢复重建研究课题组,进一步从政策制度体系、规划设计体系等方面进行理论性研究。
恢复重建手册(中期成果版)
参会者集体合影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