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区域规划/总体规划与战略规划
    •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 策划咨询
    • 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
    •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 道路交通规划
    • 能源、环境与市政规划
    • 公共安全规划
    • 光环境规划设计
    • 专业合作与灾后重建
    • 智慧城市规划与研究
    • 建筑设计
    • 建筑声学与室内设计
    • 规划研究与政策咨询
    • 风景旅游规划与咨询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 城市更新行动_街区篇 | 清河街道焕新记:解码...
  • AI+数据双擎驱动:产业大脑2.0重构招商引资智慧...
  • 低空探索 | VOD模式与我国“双碳”战略、数...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

  • 低空探索 | 清华同衡联合发起低空经...

  • 喜报!清华同衡规划师在2025年度中...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1234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西北分院...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度参与深汕...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more
微信集粹WeChat Picks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 国务院总理李强作的2025年政府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强...

  • 住房城乡建设部:2025年要谋划实施...

    12月24日至25日,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住房城乡建设...

  • 重磅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 郑天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香港机...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 盘点 | 2024年第一季度同衡记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出版书籍 / 详细页
出版书籍

传统村镇保护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与保护利用技术手册

作者:张杰、张军民、霍晓卫
出版单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出版日期:2012-08-20
简介

《传统村镇保护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与保护利用技术手册》内容是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既有村镇住宅改造关键技术研究》第一子课题《传统村落保护与更新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4A03-01)的两项重要研究成果,分别为:1.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针对我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建设的控制技术薄弱的现状,立足不同地形地貌、文化背景的村镇保护实际,通过实地调研,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效利用发展等方面进行传统村镇的保护与建设的规划控制技术研究,以有效指导我国传统村镇的科学保护和合理更新。2.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技术手册。针对我国不同地域传统村镇的特点,通过典型传统聚落的调查,研究不同类型传统村镇的形成、发展的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不同类型传统村镇保护利用技术、控制原则和发展指导。

本书在2012年8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作者:张杰、张军民、霍晓卫。

书籍目录

上篇  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技术指南

1  我国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现状 

1.1  传统村镇保护发展概述  

1.1.1  国际相关工作与研究进展

1.1.2  我国传统村镇保护发展现状 

1.2  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现行制度框架与技术体系   

1.2.1  制度框架  

1.2.2  技术体系

1.3  保护规划与利用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3.1  缺乏具有普适性的标准规范   

1.3.2  缺乏案例实践检验 

2  传统村镇保护与发展规划控制技术 

2.1  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对总体规划提出的技术要求   

2.1.1  对村镇宏观聚落结构进行保护  

2.1.2  对文化线路涉及到的村镇进行保护   

2.1.3  对不同类型传统村镇进行分级评估和科学分类   

2.1.4  对传统村镇优先进行规划编制 

2.2  遗产资源调研与价值评估   

2.2.1  物质遗产资源   

2.2.2  非物质遗产资源   

2.2.3  传统村镇遗产资源类型总表 

2.3  传统村镇的保护重点 

2.4  保护区划的划定与保护内容 

2.5  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规划控制技术   

2.5.1  山水格局   

2.5.2  自然植被   

2.5.3  历史地形地貌   

2.5.4  传统格局   

2.5.5  历史风貌

2.6  传统建(构)筑物保护与利用规划控制技术   

2.6.1  文物建筑与地下埋藏区   

2.6.2  历史建筑   

2.6.3  历史环境要素   

2.6.4  一般建(构)筑物

2.7  交通规划控制技术 

2.8  适用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控制技术 

2.9  社会结构与原住民利益保障规划措施 

2.1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措施

3  传统村镇保护规划控制技术应用案例:山东章丘官庄镇朱家峪村保护规划  3.1  保护规划目标和技术路线 

3.2  资源调查与价值评估   

3.2.1  总体特色   

3.2.2  整体格局、村落布局和街巷格局   

3.2.3  重要单体建(构)筑物   

3.2.4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 

3.3  遗产现状问题评估   

3.3.1  整体格局和传统街巷  

3.3.2  单体建(构)筑物   

3.3.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文化空间 

3.4  保护区划与保护措施   

3.4.1  保护框架和保护要素   

3.4.2  保护区划   

3.4.3  保护和控制措施 

3.5  村庄建设规划   

3.5.1  规划结构   

3.5.2  人口与产业发展预测   

3.5.3  土地利用、道路交通规划   

3.5.4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5.5  遗产资源展示利用规划   

3.5.6  保护、开发模式与实施建议

下篇  传统村镇保护与利用技术手册

1  总则 

1.1  研究目的 

1.2  适川范围

2  术语

3  技术内容 

3.1  传统村镇保护与更新技术   

3.1.1  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与更新   

3.1.2  风貌保护型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3.1.3  格局保护型传统村镇的保护与更新   

3.1.4  传统风貌建筑群的保护与更新 

3.2  传统风貌建筑功能提升规划控制技术   

3.2.1  自然采光通风改善规划控制技术   

3.2.2  使用面积调整及使用功能提升规划控制技术   

3.2.3  污水处理规划控制技术   

3.2.4  节能改造规划控制技术 

3.3  传统村镇消防规划技术   

3.3.1  建筑耐火与平面布局规划   

3.3.2  消防道路规划   

3.3.3  消防给水规划   

3.3.4  消防点设置规划   

3.3.5  其他规划 

3.4  旅游发展规划技术   

3.4.1  旅游容量估算   

3.4.2  旅游产品、路线设计   

3.4.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3.5  传统民居建筑风貌修缮技术 

3.6  传统建(构)筑物的保护分级与保护技术   

3.6.1  传统村镇建(构)筑物保护原则   

3.6.2  传统村镇建筑的结构及构筑特点   

3.6.3  传统村镇建筑保护修复的基本步骤与要求  

3.7  传统建(构)筑物的保护技术及新技术应用   

3.7.1  瓦石作保护技术   

3.7.2  大木作保护修复技术   

3.7.3  小木作及油饰保护修复技术   

3.7.4  传统村镇建筑防灾技术

参考文献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