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城市更新行动_生态篇 | 清河街道绿色更新实践
  • 城市更新行动_街区篇 | 清河街道焕新记:解码...
  • AI+数据双擎驱动:产业大脑2.0重构招商引资智慧...
  • 低空探索 | VOD模式与我国“双碳”战略、数...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同衡快讯 | 2025年新疆国土空间...

  • 低空探索 | 清华同衡联合发起低空经...

  • 喜报!清华同衡规划师在2025年度中...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1234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西北分院...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度参与深汕...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 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做好方案核心创意;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力图用比较抽...

  • 唐山新城及京唐智慧港产业导入规划

    项目地处唐山中心片区的唐山新城与京唐智慧港,是未来唐山新兴城市产业高地和综合城市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京津冀特色小镇规划建设问题研究——基于多元数据分析的京津冀特色小(城)镇创建优化研究
2021年11月29日    城市更新与治理分院

所属分类: 城乡统筹与村镇规划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潘芳

完成时间:2017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项目背景: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相继成立,未来将大力推动两地建设,非首都功能疏解有序展开,理想愿景的实现需要有力载体支撑。特色小镇在特色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人口吸纳方面重要作用使得它能成为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载体。其次,京津冀三地开展了特色小(城)镇培育和创建工作,但未系统谋划整个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国内也无大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研究的先例。因此,受国家发改委委托,本课题以京津冀为例,基于多元数据分析开展大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优化研究,以期通过特色小城镇创建优化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并为其他地区开展大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提供借鉴。

规划构思:

深入分析京津冀特色小(城)镇发展现状,明晰京津冀特色小(城)镇存在数量少覆盖度低、产业类型传统、发展路径单一等突出问题。因此,本课题首先基于多元数据定量研究和京津冀小城镇发展规律研究对京津冀特色小城镇的数量、类型和发展路径进行优化。其次,通过多情景模型,提出特色小(城)镇空间布局优化方案建议,最后结合京津冀实际、专家建议和经验借鉴,制定精细化的保障政策,进而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空间布置:

针对京津冀未来特色小(城)镇数量不确定性,综合多因素确定京津冀特色小(城)镇高中低三种覆盖度情景模型。并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出发点,形成不同情景下京津冀特色小(城)镇空间布局方案。即低覆盖度情景下优先服务于雄安新区与北京副中心建设,重点支持两地特色小(城)镇发展。中覆盖度优先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支持大都市、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地区特色小(城)镇发展。高覆盖度优先支持地方专业产业集群发展,重点支持一般城市地区特色小(城)镇发展。

创新内容:

1.大区域的研究视角创新,系统谋划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实现从等上报资料进行评判到主动思考区域应怎样创建特色小镇的转变。

2.研究方法创新,基于多元数据构建内外层评选指标体系,内层评优、外层过滤,开展区域特色小城镇定量化评选。

3.多情景分析的空间布局创新,进行特色小城镇多情景空间投放,形成多种布局方案。

4.数据收集和处理创新,搭建区域特色小城镇定量评选数据收集框架,收集传统统计数据、工商企业数据、百度POI数据、网页数据等多元数据。既有方法复合创新,利用数据标准化、排序规则分别解决多元数据格式差异和名单排序难题。

5.提出重大战略地区小城镇发展规律,丰富了既有的京津冀小城镇规律研究成果。

6.创新性地提出精细化的保障政策,依据产业类型汇总既有经验和制定保障政策。

技术特色:

1.大区域大样本全覆盖。以区域小城镇、产业园区群体等为对象,全覆盖研究区域特色小(城)镇创建。

2.双线校核研究,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与自上而下部委特色小(城)镇名单校核,保障研究科学性。

3.分区引导,基于京津冀小城镇发展规律,分区优化特色小(城)镇的类型和发展路径。

4.面向实施,在理论优化的基础上重实施模拟,输出多种优化方案。

项目实施效果:

1.研究内容在后续出台的政策中得以映射。本研究部分结论在国家四部委制定的《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得到映射,例如意见中提出的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坚持产业建镇、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等内容与研究中提出的依据小城镇发展规律优化特色小城镇类型和发展路径、以产业为核心进行评选及剔除生态受限的小镇等内容基本一致。

2.引导地区特色小镇培育创建。指导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周边部分乡镇的特色小城镇创建,在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选择方面给予具体指导。

3.拓展了应用场景。可为大区域特色小镇创建、管理工作及大区域大样本评选如美丽乡村提供借鉴。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