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 三年发表15篇核心期刊论文!看同衡规划师如何在...
  • 武汉城市体检与更新全过程联动实施路径
  • 礼乐之光·封土之上 | 曾侯乙墓遗址展示馆概念设...
  • 张杰 | 文绿融合:中国城市老旧片区保护更新理...
  • 低空探索 |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低空空域规建管思考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喜报!清华同衡规划师在2025年度中...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

1234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度参与深汕...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 专业融合•价值共生——责师五周年系列分论坛成功...
  • 同衡快讯 | 景迈山再获亚洲遗产大奖:遗产保护...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 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做好方案核心创意;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力图用比较抽...

  • 唐山新城及京唐智慧港产业导入规划

    项目地处唐山中心片区的唐山新城与京唐智慧港,是未来唐山新兴城市产业高地和综合城市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印象武隆项目景观设计
2015年08月17日    清华同衡风景园林营造所

所属分类: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重庆市

设计单位:风景园林营造所

完成时间:2013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作为张艺谋团队大型实景演出“印象武隆”的载体,武隆天坑剧场位于重庆市武隆县的桃园村峡谷干沟,面积14.3公顷,场地总体属中高山构造、剥蚀、溶蚀岩溶沟谷地貌,地形坡度15~55°,四周为陡峭悬崖,落差200余米。复杂的竖向、特殊的地质地貌及气候冷凉潮湿、多雨多雪,无组织的大量的地表径流,这些都为项目增加了难度。

根据相关勘察报告,场地由崩坡积体堆积而成,边坡稳定性较差,对拟建建筑物基础稳定影响较大。因此在设计中,遵循“先治坡、后治基”的原则,保障剧场整体建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最小程度梳理地形,观众席的前方与右方进行了适当填方,使观众席竖向与地形顺接,保证观众疏散的安全性及演员表演的流畅性。保持北部场地现状土坑,旨在呈现观演环境的原始自然状态。通过截洪沟及地表排水等方式建立完整的山地排水系统,并将建筑周边及表演区地面适当硬化,避免区域性积水的影响。利用乡土植物做竖向覆盖和生态恢复,并尽可能保持自然景观环境的原始状态。

通往场地的道路只有一条隧道,我们利用现有隧道,作为展览空间,应用投影和灯光,再现重庆地区的旧时的老图片,宛如时光隧道,隔离了现代文明。剧场入口与隧道相连,步入场地后分出演员通道与观众通道。

考虑到山地空间的拮据,剧场附属设施吸取当地吊脚楼的元素,采用多座低矮、多层次的小型建筑完成,原木材料与山野场地相融。建筑的出挑外廊,内外空间交融。多义性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多种可能。利用建筑半覆土的形式消化地形,同时,建筑群安置在道路与陡坡之间作为屏障,形成夹道,引导人流前往观众席。建筑布局有别于传统剧场,打破了入口、服务功能与观演区的界限。观众从隧道中走入其中,就进入了戏中。整个剧场都是舞台,观众也是戏中的角色。

观众席为依山形而设的单层看台,面积2600平方米,共设置座位2662个。出于安全的考虑,观众席走道与各分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观众席采用结构构件支撑方式,最小程度影响现状。表演区分三个层次设置,远端表演区呈现为自然原貌,近端表演区包括观众席的台阶、地面及围绕周围的表演用建筑中。演员穿梭于观众与自然中,打破观、演、自然的界限。

通往观众席的道路采用草坪灯照明,演出开始时关闭,避免了对表演区的影响。建筑立面用暖光洗亮,亲切温暖。观众席的台阶及座椅照明均使用低伏LED光源,保证观演的安全性。舞台灯光与音响均安装于建筑内部,避免雨雪的干扰。灯光室选取耐高温的材料满足灯光要求的特殊性,音响间最大限度的满足声音的传播不受阻碍。借助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呈现出梦幻的旧日风情,追忆失去的旧时民俗。同时减少了建设量,降低了对场地的破坏力。

项目荣获:

2014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设计类荣誉奖(IFLA APR)、

2013年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奖市政综合类三等奖。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