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home

  • 我院概况OVERVIEW

    • 我院简介
    • 组织结构
    • 核心团队
    • 职能部门
    • 获奖信息
    • 企业文化
  • 新闻中心news

    • 学术动态
    • 我院快讯
    • 微信集粹
  • 项目案例case

  • 科研出版PUBLICATIONS

    • 科研成果
    • 出版书籍
    • 规划发展报告
    • 同衡规划视界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PARTY

  • 社会责任responsibility

  • 人才招聘jobs

  • 联系我们CONTACT US

more

学术动态Academic Trends

  • 张杰 | 文绿融合:中国城市老旧片区保护更新理...
  • 低空探索 | 空间规划视角下的低空空域规建管思考
  • 王彬汕、阎照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北京胡同里...
  • 同衡责师丨文化赋能:责师助推乡村百年老集华丽蝶...
  • 产业研究 | 藏在专利里的未来: 如何从技术布...
  • 清华大学通州校区近零能耗建筑和零能耗建筑的探索...
more
我院快讯Institute Express
  • 2025年中国地理学会春季年会 | ...

  • 2025年度清华同衡总工技术质量巡查...

  • 数据赋能养老新生态 | 中国老年学和...

  • 智慧赋能 · 学术引领——清华同衡深...

1234
  •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入选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
  • 清华同衡协同多领域专家建言献策,助力海淀十五五...
  • 专业融合•价值共生——责师五周年系列分论坛成功...
  • 同衡快讯 | 景迈山再获亚洲遗产大奖:遗产保护...
  • 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与清华同衡规划院...
推荐项目Project
  • 广州南沙区明珠湾智慧城市示范园新城建...

    广州打造“2+4”新城建产业,明珠湾区作为关联园区启动新城建工作,树立大湾区核心区“智慧城市”建设应...

  • 兴隆县市民中心设计

    项目设计的理念将“标志性”作为项目方案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为促进兴隆现代化城市建设起带头作用。树立...

  • 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

    设计体现奔向美好未来的的城市精神,做好方案核心创意;核心创意工作避免引用具象的文化符号,力图用比较抽...

  • 唐山新城及京唐智慧港产业导入规划

    项目地处唐山中心片区的唐山新城与京唐智慧港,是未来唐山新兴城市产业高地和综合城市服务中心。为更好的指...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项目案例 / 正文
北京未来科技城景观规划设计
2015年08月18日    清华同衡风景园林一所

所属分类: 景观园林规划设计

项目地点:北京市

设计单位:风景园林一所

完成时间:2015年

图片展示
项目简介

北京未来科技城是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千人计划”的重大战略部署,在京集中建设的国家级研发机构集群。其中,滨水森林公园位于未来科技城南北两区的中间,用地规模314公顷,温榆河贯穿其东西,形成南北滨河区。原温榆河故道——老河湾位于温榆河南区,河道长约2.5公里。滨水森林公园将作为城市主要生态廊道及服务于未来城及周边市民的区域性综合公园。

规划旨在融合战略背景、场地特征及“山水城市”理念,提出“海纳百川、山水融城,在自然中激发科技创新”的设计理念,同时深入贯彻未来科技城提出的“人本、共生、创新、开放、低碳”的核心原则,集中探索了大型高科技园区如何在规划中通过自然环境的营造、新空间模式的创造达到以自然为本、以人和创新为本的最终目的。

公园总体格局从整个城区范围出发来考虑,借鉴中国传统理想风水模式,处理公园中山水关系。主山位于西南侧,主水面靠近城市核心区,营造出具有主次高低之分和包合空间的山体,含有小瀑布、跌水、溪流、湿地、主湖等不同形态的水体,形成与核心区遥相呼应的景观形态。  

设计充分利用散布在城市中的绿地公园及高速路周边的防护绿地,通过竖向控制,将周边城市的雨水汇集到绿地中,形成分散在城市中的多个雨水花园。采用逐级渗透的雨水涵养系统:尽量减少雨水管道修建,促使雨水回渗;聚集多余雨水形成景观水面,用于绿地浇灌、冲洗道路等功能。这样既减少了对原始水文条件的破坏,又防涝减灾、充分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保留温榆河两岸的植被及杨林大道两侧植被,形成整个公园的基调树种。充分保护现有密林及湿地,形成高绿量(其中密林达到60%以上)、群落丰富的绿地公园,塑造温榆河两岸最质朴、郊野、原生态的环境,从而形成一种粗放型的、低干扰的绿色空间。

提出“办公花园”理念,将办公场所引入环境优美的室外,倡导在自然中激发创新灵感。结合城市智能化系统的规划理念,这里将拥有全城开放的无线网络,覆盖全城的信息平台等现代城市数字设施,使人们在自然优美的户外环境中工作成为可能。

结合高层建筑的地上空间和地铁、公交枢纽、商场的地下空间,形成空中步行连廊与地下通道、下沉花园等多层次的慢行连接系统,将核心区组织成一个纵横交错的多维度的慢行网络。同时利用绿地植被优势,形成具有景观特色的慢行体验空间。

该项目荣获2013年北京市第十七届优秀工程设计奖城乡规划设计综合类二等奖和2013年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风景园林规划类荣誉奖(IFLA APR)。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

顶部

微博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