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人为本、倡导科技、师法自然、映射传统,植根于人性化设计理念的综合型城市创新空间载体。
关键词:创新、引领、共享
项目完成时间:2000.11
以创世界一流、具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社会化服务为指导思想,以以人为本、倡导科技、师法自然、映射传统为主题,本着技术与人文相结合、人与自然相结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交相辉映的信念,采用将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技术手段高度融合的综合规划设计方法,坚持综合利用土地、合理掌握开发规模的原则,立足于更广阔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的规划设计理念。率先提出了城市设计导则的设计和管控理念,力图通过全面而精心的规划与实施体系设计,形成便捷安全的立体交通体系、高效先进的城市功能支撑保障体系、完整丰富的城市空间形态。重点研究公共领域及开放空间的城市设计,充分体现该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以塑造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空间体系和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环境的需求。
-
西藏自治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首个覆盖西藏自治区全域的省级旅游发展规划
关键词:旅游发展规划、西藏旅游
项目时间:2002.09-2005.01
在院级领导带队下,清华同衡技术骨干联合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旅游学院、西藏社会科学院组成多学科、多民族的规划团队,通过调查并梳理西藏自治区全域1200多处旅游资源,树立了将西藏自治区建设成为“融青藏高原生态与藏族人文体验于一体的世界最著名的高地旅游目的地”的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世界屋脊,圣地西藏” 的主题形象,建构了“中心辐射,两翼拓展;三带六区,十大通道;立体交通,多重环线”的空间布局,形成了包括总体规划、九个专题研究报告和十个重要景区的概念规划,文字超过100万字、图件80多幅。
-
灾后重建系列规划设计
集全院之力为灾区制定专业化重建规划,践行“家国天下”的己任。
关键词:重建规划、应急管理体系
项目时间:2008-2013
参与汶川、玉树、雅安、九寨沟等地的灾后重建工作,是同衡人“家国天下”社会担当的最集中体现。
以汶川为例,2008年震后,我院第一时间派驻工作团队赶到汶川,冒着生命危险,在余震频仍的环境中,开展灾后重建系列规划编制工作。
在灾区一线,工作团队通过田野调查和科学分析,确定汶川县城有机疏解的整体策略,并协助当地政府解决震后群众生活安置等现实问题。此后三年,我院采用“院级领导轮值带队驻场办公”与“派驻挂职干部协助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组建详规、总规、景观、市政等多专业技术团队,全程跟踪服务灾后重建工作,保障规划科学有序推进。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通往自然的轴线,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
关键词:奥运、“通往自然的轴线”
项目时间:2003.12-2008.07
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中国和世界体育留下独一无二的遗产。作为奥运会的基础保障设施,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贯穿北京古老中轴线的北端,位于奥林匹克公园的北部,被称为北京奥运会的“后花园”,是离北京市民最近的森林公园,更被誉为“跑步圣地”。公园占地680公顷,以“通往自然的轴线”为理念,全面应用先进的园林建造技术和生态环境科技,用科技营造和谐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公园,力求达到中国传统园林意境、现代园林建造技术与环境生态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对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和气候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
生态修复规划设计实践
摄影测量、生态调查、数字分析新技术,助力河流与矿山生态修复。
关键词:矿山、河流生态修复
项目时间:2011-2020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山体与河流的生态修复是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工作。我们以系统性思维、多专业协作,统筹考虑生态、景观、水利、地质、功能、文化、产业等要素,采用倾斜摄影测量、生态本底调查、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分析、模型推演等技术手段,从宏观到微观进行多尺度把控,探索河流公共空间及矿坑、塌陷区、废弃地等消极空间的生态修复与整治利用,使之成为富有活力、生态友好、景观优美、适宜人居的积极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力求科学、合理、精准,通过适当的转化途径与景观表达,体现落地性和可操作性,发挥生态修复示范效应。
-
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
战略谋划、契合实际、彰显特色、注重实施的省会城市总体规划。
关键词:省会城市总体规划
项目时间:2004.03-2011.10
由我院联合南宁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联合承担了《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任务,规划于2011年10月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
规划围绕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呼应区域变革需求、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核心任务,针对南宁城市面临的区域发展态势、城市发展阶段等实际层面的问题和需求,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时间长、涉及范围广的特点,通过定位-功能-空间-设施,城市和人的特色分析-空间方案-实施导控,全面参与和强调过程-研究先行-系统实施这些具体的规划编制方法加以全面落实,制定出一个契合城市实际、彰显城市特色的城市总体规划。 -
广州南沙新区系列规划
十年耕耘,从助力南沙申报国家级新区,到一路陪伴新区建设实施。
关键词:规划设计、国家级新区
项目时间:2011.10至今
南沙新区是国家级新区、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自2011年我院中标总体概念规划国际咨询,后续承担了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多个重要项目,目前作为南沙湾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经历了从国家新区申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总设计师等若干阶段,十年陪伴国家新区成长。
规划首次提出“RES CITY”(智慧生态休闲)“新岭南水城”城市化空间模式,强化新时代城市发展理念和突显地域特色,并从新区、组团、地段全尺度空间布局和特色空间塑造,通过特色要素指标控制、空间资源统筹分配、坚守底线基础上的多方利益协同等手段,实现新区可持续发展。 -
首都城市治理与智库研究
以专业力量服务政府科学决策和治理现代化
关键词:城市治理、智库咨询
项目时间:2013至今
清华同衡秉承政产学研结合的思路,积极对接清华大学高端智库平台。与住建部、发改委、自然资源部等国家部委,北京市委、市政府等地方政府部门紧密合作,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首都城市发展、新型社会治理等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开展国际对标和系统性研究。承担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国际城市规划发展报告”等信息咨询服务,并在政策研究和咨政建言等特色业务方向上形成诸多实践。充分发挥了对高端智库的支持作用,主动承担了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提升了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
历史城市可持续保护与发展系列规划设计工程
长期植根地方,从规划到实施全面对接,助力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历史城市、可持续发展
项目时间:2012.01至今
在广州、昆明等历史城市的长期保护与发展实践中,采取系统研究、陪伴成长的工作方式,从规划到实施全面对接。注重与生态、社会、经济结合,广州名城保护规划是最早与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名城保护规划,昆明名城保护规划第一次系统形成环滇池区域整体保护体系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技术文件。传承文化、保护城市特色是历史城市的重中之重,正定名城保护与风貌规划整合资源,紧抓特色彰显,带动全面复兴。福州三坊七巷、晋江五店市、昆明文明街翠湖周边 等实施工程促进了城市民生改善与城市活力,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成功为多个城市塑造了金名片。
-
乌镇镇系列规划设计
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小城镇规划、世界大事件下的乌镇解决方案。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互联网+城市
项目时间:2015.05-2018.10
随着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落户,打造融小桥流水传统特色和现代互联网基因于一体、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乌镇,成为新时代乌镇规划的核心命题。充分发挥传统水乡文化和人居环境的独特吸引力,以“精致小城市”承载“世界大事件”,打造新时代“水乡文化古镇+互联网科技基因”的乌镇发展模式示范。同时面对大事件带来的冲击与突出矛盾,以“从镇区到全域的空间应对”“快便捷与慢舒适的交通应对” “线上与线下的运营应对”三大抓手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围绕打造“互联网+城市”目标,探索规划技术应用的乌镇样本。
-
北京城市更新和社区治理实践
以北京为代表的特大城市社会治理和城市更新的前沿探索
关键词:城市更新、社区治理
项目时间:2017.08至今
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开始进入以存量资源为载体的发展阶段,在关注建成区物质空间改造的同时,更需要强调社会功能和社区建设的重要性。我院结合地区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对于城市建成区在中微观尺度城市更新过程中,城市规划与社会治理创新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解决城市问题。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入探讨人与空间的关系,面对有限的空间资源和多元复杂的社会诉求,通过建立起有效的社会网络,凝聚社会信任,重构社会规则,撬动良性社会资本,最终实现通过搭建平台,促成对话,寻求共识,直到共创价值的目标。
-
杭州G20钱江新城CBD核心区夜景照明工程
实现以城市对文化传承、服务市民以及环境保护的诉求
关键词:大尺度景观照明、精细化控制
项目时间:2015.12-2016.08
钱江新城东临钱江、西眺西湖,是未来杭州行政、经济、文化活动中心。夜景作为城市的第二张面孔,同样不容忽视。借着G20在杭州召开的契机,夜间光环境的改造提升,成为了杭州从西湖时代跨入钱塘江时代背景下,进一步提升新城活力,拉动新城经济的手段之一。
钱江新城,对临江灯光表演内容进行创造,将临江近2公里长的建筑界面串联在一起,形成表演界面。表演主题每小时进行5-10分钟。表演主题分为三个篇章“水之灵”“城之魂”和“光之影”,通过演绎展示杭州的自然山水、人文历史和城市进程,向世界展示中国气魄、杭州特色。 -
智慧城市监测评估与决策服务系统研发与实践
利用多源大数据和模型算法,智能化支撑空间治理决策服务
关键词:城市空间治理、智慧决策服务
项目时间:2017-2019
在国家大力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背景下,为促进我国城市的智慧化和高质量发展,清华同衡针对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规划目标难落实、实施过程难追踪、实施成效难衡量等问题,融合物联网监测、多源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模型算法技术,实现对城市的运行监测、体征诊断、绩效评估和决策模拟,并通过“领导驾驶舱”等信息化系统开发,为城市各级管理者提供治理决策服务。这一系列新技术,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首都功能核心区、上海、重庆两江新区等地均开展了深入实践,并获得了华夏奖二等奖、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诸多奖项。
-
景德镇文化复兴与品质提升系列规划设计工程
通过系列遗产保护利用,引领城市文化复兴、推动城市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文化复兴、城市跨越发展
项目时间:2013.08至今
景德镇系列规划设计从挖掘城市历史文化价值出发,以解决城市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城市问题为导向,系统挖掘完整的陶瓷产业遗产,延续并彰显城市陶瓷文化,使得城市遗产、城市生活、城市空间与陶瓷文化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促进地方产业转型,提升文化自信。陶溪川改造建成唤起了城市记忆,恢复了陶瓷文化产业, 2017年“陶溪川”入选文化部首批国家级文创示范区。景德镇城市双修规划被住建部誉为双修的3.0版,并陆续开展包括御窑博物馆及周边整治、滨河景观改造等多个改造项目,推动了城市品质提升,2019年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落户景德镇。
-
北京城市副中心系列规划与研究
为国家级重大综合战略项目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国家级重大综合战略项目
项目时间:2016.07至今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国家大事、千年大计。2016年10月,清华同衡在12家实力雄厚的国际竞标联合体中脱颖而出获得优胜,并作为一线规划设计力量代表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各项重要规划。2018年12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得党中央、国务院批复,清华同衡作为国内核心统筹团队的重要成员在技术创新、难点攻关等关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承担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重点片区详细规划、规建管智慧平台搭建、老城区双修与更新、各大重点片区规划实施方案、外围组团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各类专题专项与政策研究,并常设驻场办公团队开展陪伴服务至今。
-
河北雄安新区系列规划
践行五大理念,创造雄安质量,建设高质量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关键词:国家级新区、详细规划
项目时间:2017.07至今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首要任务,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清华同衡先后参与了雄安新区启动区城市设计国际咨询、淀东片区镇村调研、昝岗组团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雄安站枢纽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雄安新区规划设计指南等一系列规划项目和研究课题。同时作为昝岗组团和枢纽片区的责任规划师单位,在新区常设驻地办公团队,为新区的开发建设提供陪伴式的技术咨询服务。
-
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园区综合规划
一场人与自然的对话,一次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
关键词:园艺博览会、多专业协同
项目时间:2015.10-2017.10
最大的专业A1级世园会。园区综合规划以“一心连世界,远山近水情”为规划立意,遵循“生态优先,师法自然;传承文化,开放包容;科技智慧,时尚多元;创新办会,永续利用”的规划理念,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形成“一心、两轴、三带和多片区”的规划结构。世园会以园林为载体,对多种科学、技术及思想体系进行接纳与综合,倡导多专业协同,在设计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和利用场地现有自然资源,以园艺带动城市发展,促进社会公平。
-
三山五园地区系列研究与规划设计
多专业团队长期跟踪,为整体保护利用好“三山五园”这张金名片贡献力量
关键词:历史城市规划与设计、特殊功能区综合规划、多专业协同
项目时间:2009.04-2020.09
三山五园地区位于北京市西北郊,是以清代皇家园林为核心的各历史时期文化遗产的统称,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两大重点区域之一。清华同衡长期跟踪服务三山五园的保护规划工作,针对现状面临的复杂难题和巨大挑战,充分发挥多专业所协作的优势,深入研究历史文化价值内涵与特色,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首都核心功能保障于一体的思路,探索整体保护的方向、策略和实施途径,形成了丰厚的规划研究成果和实践积累,极大丰富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体系和内涵,全面支撑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海淀分区规划的编制,为名城保护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
绿色公共建筑节能关键技术综合应用实践
解决了适宜成本下大型公共建筑健康节能环境营造的工程技术难题
关键词:绿色建筑、健康节能
项目时间:2000.01-2015.12
项目立足于绿色建筑国际发展前沿,面向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健康环境营造和节能减排等国家重大需求,重点突破了公共建筑健康节能环境营造新方法、性能导向设计新技术以及高效节能新产品三方面关键技术,解决了适宜成本下我国大型公共建筑健康节能环境营造的工程技术难题,突破了工程设计模型和性能模型数据交换瓶颈,打破了发达国家在此领域软件核心技术垄断,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性能优化软件MOOSAS,引领了我国公共建筑环境营造与节能设计方法及设备系统的创新升级。
-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与实践
打通国家政策支持、学术研究积累和地方实践项目经验的闭环模式
关键词:国家战略、智库支持、政产学研民
项目时间:2016.01至今
清华同衡作为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城市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高端智库平台的核心支撑单位,长期致力于智库建设和科研创新,打通国家政策支持、学术研究积累和地方实践项目经验的“政产学研民”五位一体的闭环运行,逐渐成长为中国城镇化和城乡治理领域的一支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