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下午,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静态交通专场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专场主题是“互联网背景下的停车规划与实施”。
5月12日上午,由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2016清华同衡学术周“遗产与城乡”专场在清华同衡规划院百人报告厅盛大开幕。
2016年5月13日上午,由技术创新中心承办的第四届清华同衡学术周:“未来城市:智慧+绿色”专场在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召开。
周一 5月9日
周二 5月10日
周三 5月11日
周四 5月12日
周五 5月13日
城乡规划与编制密不可分,城乡规划编制的改革应源于实施,基于实施,真正体现规划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城市规划编制的改革与整个规划体制的改革密不可分,城市规划编制的改革仍在路上。
总结我国空间国土开发面临的现实困境,展望未来城乡规划变革的趋势,重点针对“多规合一”的进展及思考展开阐述。放眼长远科学规划提出创新理念。
从城市规划应坚持交通引领,理念执行需知行合一两方面展开阐述,就交通规划理念的执行提出了改进思路和应对措施。
就城市空间形态蔓延、新区建设规模及开发距离、城市的包容性、城市资源利用、城市人口结构及城市工业服务业的相互替代等问题提出反思,指出规划必须以人和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出发,规划才得以顺畅转型。
就城市现状、背后发展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就无法确定导向性;没有正确的逻辑链,就无法确定科学性;没有真实依据集,就只能建设黄沙上的城堡”的理念。
回应行业关注,以“规划院何处去”为议题,邀请来自各大规划研究与设计机构的嘉宾,共同思考下一阶段规划机构的发展重点和工作方向,探讨规划院“共存之道”。
空间规划应从城市发展的产业链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从关注城乡建设到关注城乡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从关注现在到关注未来的新视野。
以不同圈子入题,规划的圈子在扩建,规划需要更宽领域的支撑,不能用局限的思维编制规划,要用包容的态度,才能更加科学的规划。
保护单位的区划和管理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是保护规划应该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正是勘察规划设计机构的本行。
规划发展应推行规划民主化、搭建存量规划配套政策、协调物权冲突以及融合非物质规划;表明城乡发展一体化而非一致化,乡村规划远非乡居建设规划;提倡打破割据,混合适用。
规划存在的客观环境:城市化加速期+城市病高发期;规划存在的主观背景:多元主体+混乱博弈,秩序重建期;规划存在的角色转变:技术进步+放低身段,价值重塑期。
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清控人居
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清华同衡旅游规划
同衡养老
养老产业
同衡详规
顶部